当前,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,特别是在“十四五”时期,老龄化问题愈发凸显。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,国家卫健委等15个部门印发的《“十四五”健康老龄化规划》推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,包括加强老年人预防保健、改善医疗服务、推动医养结合等。其中,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建立起有效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(以下简称长护险)。
为此,紫光云公司推出了长护险服务与管理平台,通过构建便捷申请和高效监管的长护险信息系统,以数字化技术助力长护险制度建设,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,解决老龄化问题,进一步为实现“老有所护”做出积极贡献。
数字护航,助力长护险体系建设
长护险,主要目的是在被保险人遭受特殊情况,如失去日常生活能力、年老患病或身故时,提供长期护理和经济补偿的保障。我国从2016年开始试点建立长护险制度,将全国49个城市列为试点,至2022年底已有1.45亿人,累计有172万人享受待遇,年人均减负超过1.6万元。但即便如此,长护险制度仍处于试点阶段,其制度设计、服务体系、评定标准、管理流程等都还在探索之中。特别是针对涉及角色多元、流程环节复杂、信息共享不畅及风险管控困难等诸多问题,长护险体系的建设亟需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提供支撑。
对此,紫光云打造了一套贯穿长护险申请和监管全流程的信息系统,通过数字化工具协助申请人和监管部门等各方面参与者克服困难。紫光云长护险服务与管理平台通过拉通待遇申请、失能评估、护理服务、补贴结算、稽核监督、统计分析等全流程环节,为失能参保人员及其家属、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、护理机构及护理人员、商保公司及网点服务人员、稽核人员以及医保局等多用户提供多功能服务,实现服务线上线下贯通、信息安全流转顺畅,保障监管全流程有序开展。
紫光云长护险服务与管理平台拥有“移动端” 和“服务与管理后台”两个终端。其中,“移动端”为参保人员提供注册登录,政策指南查询、护理机构查询、服务网点查询、失能自评、长护险申请、服务计划和记录查询、服务评级等服务。同时,还为失能评估和护理服务人员提供评估和护理任务查询及执行服务,并允许稽核人员进行失能评估和护理过程的稽核等操作。
“服务与管理后台”则专门面向监管中心、商保公司、护理机构、服务网点、失能评估机构等相关方提供多元功能,包括参保管理、评估管理、护理服务、结算管理、稽核监督、监控中心及基础服务等。
让申请有道,让管理无忧
紫光云长护险服务与管理平台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、便捷的服务和管理生态系统,为多方提供卓越价值。
政府监管易:搭建失能评定和护理服务过程系统进行信息留存,当失能参保人员与服务机构出现异议纠纷时,方便政府监管部门开展取证研判。同时,平台还配备了强大的稽核监督功能,旨在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、考核激励和风险预防机制,以确保统一的服务规范。
群众跑腿少:支持服务在线自主申请,允许参保人员提交相关材料至责任部门进行审核受理。同时,失能参保人员还可以在移动端自行查询受理进度和结果,从而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和服务满意度。
养老数据通: 通过对接民政、残联等相关数据,实现必要信息自动关联校验,从而打破不同业务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,减轻参保人员的信息录入工作,避免长护险基金的浪费。
服务效率高:失能评定和照护任务的制定、委派、执行、反馈和审核均实现线上流转,部分环节基于规则自动分拨管理,保障高效率服务。
人口深度老龄化、家庭小型化和分散化等社会现象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,对此,长护险的推广需要注入社会各界的力量。紫光云基于“上云、用数、赋智”三维能力,构建高效、可靠的数字化系统,持续赋能长护险的管理与服务应用。通过赋能平台、信息共享、数据互通的方式,推动长护险的普及与应用,助力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,为多层次护理保障体系的建设贡献积极力量。